《无敌三勇士》
烽火征程中的文学佳作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突然前面枪响了,李发和的冲锋枪叫啦,小赵咬着牙也打起来,只见阎成福浑身是血一下爬起来跑上去了,一转眼,哗的一下闪光,紧跟着轰然一声巨响,碉堡崩炸了,卷起一阵黑烟直上天空。这时我们阵地上忽然响起一片鼓掌声音。突破口打开了,部队在一片喊杀声里冲进去了。”

??这段战士们在火线上成功突围的精彩情节出自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由东北日报社的战地记者刘白羽创作,刊发在1948年2月28日《东北日报》的副刊上。这篇兼具思想与艺术水准的作品,一经刊发便广受关注,不仅在东北解放区文学创作中广有影响,更在日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1946年,随着办报条件的改善,《东北日报》副刊应运而生。解放战争时期,副刊上发表了一批基调清新明朗、朴实热烈,洋溢着对解放区生活无限热爱和向往的短篇小说。在纸张缺乏、书籍传播不便的战争时期,极大地开阔了东北读者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视野。

??战火淬炼

??一位记者的文学觉醒与转折

??1947年的东北,战场上硝烟四起。经历战火洗礼的刘白羽,带着满身风霜回到了哈尔滨休整。在暂居的家中,他迎来了创作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转折。

??彼时,刘白羽已经在东北部队做战地记者一年有余,写通讯报道成为他的日常工作。“离别延安后,我已经有5年没有进行文学创作了。不经意间,文学创作仿佛和我渐行渐远。”从战场返回哈尔滨的途中,一年多的经历总是在他心中盘旋。“我心里像是有一种久违的骚动。”他在回忆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创作冲动。

??一个夜晚,刘白羽在台灯下奋笔疾书,密集的炮火、横飞的子弹、扑向敌人的战士……他仿佛重新回到了战场。停下手中的笔时,窗玻璃上已露出青色的晨曦,《无敌三勇士》就这样诞生了。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战斗英雄阎成福、“老油条”李发和、解放战士赵小义,这三名同在一个班但出身各异的战士,从“闹不团结”到火线上生死抱团,共同成长为“无敌三勇士”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我军凝聚人心、唤醒阶级觉悟的历程。

??虽然故事以当时部队展开的诉苦运动为主要背景,但刘白羽并未将笔力集中于此,而是以诉苦作为切入点,让三人在认清了大家都是“苦命人”的现实后冰释前嫌,最终在战场上携手炸毁敌人碉堡,共同荣立战功,揭示出革命军队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和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

??“对我来说,《无敌三勇士》是我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我的文学创作真正地和我们的革命事业接轨。”在晚年,刘白羽回忆起这部作品时仍然感慨良多,“它对我的重要性并不亚于20岁时发表的处女作。”

??很快,这部一夜成稿的《无敌三勇士》就在《东北日报》副刊发表,并毫无意外地在广大群众及部队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刘白羽回到部队时,发现战士们都在谈论这个故事——他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时代眉目

??文学经典的精神力量

??刘白羽对战士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形象的精准塑造,离不开他的一个工作方法:“我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一个‘点’。战前战后,我总到这个连队去。”

??与战士们朝夕相处,让刘白羽对他们的内心有了深刻理解,积累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因此,在《无敌三勇士》中,他能只用一句“你英雄到英雄,战场动作可还不大入门”就“惹恼”战斗英雄阎成福;也能让赵小义用一句“我爹没人埋,也没地方埋,风吹雨打,还不是东一条胳膊西一条腿……”就将三个原本不团结的战士因共同的阶级苦难,紧紧联结在一起。

??“做记者这条路引导我深入了工农兵火热斗争生活”,刘白羽始终认为自己小说创作的成功与战地记者这个职业密不可分。用他的话说,就在他“不断研究社会、深入生活”“根本不想什么搞文学的事”的时候,他“反而走进了文学”。

??“做记者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可以扩大政治生活的视野,锻炼辩证分析事物的能力,使你不完全停留在文学境界之中,而时常瞩目于斗争形势之上。”刘白羽的这个观点,在《无敌三勇士》这篇作品中得到了印证。

??小说中,班长李占虎面对战士之间的矛盾没有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块骨头”,将大家的思绪引向各自的痛苦经历,并组织展开“诉苦”。这个关键情节,源自刘白羽对部队诉苦运动这一重要政治工作的深入了解,他的笔触从连队家务事延伸到阶级斗争本质,通过战士们各自的血泪史,揭示他们本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最终凝聚成“无敌三勇士”。这使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性,而且还具有真实生动记录时代的功能,借用鲁迅的话说,“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

??《无敌三勇士》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学范畴。解放战争时期,它被改编成话剧在各个战场演出,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火炬;战士们受作品的感召在战斗岗位愈发团结。文学在这里不再是点缀,而是战斗的力量。

??在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这样评价刘白羽的小说:“他的笔端饱含革命激情,无论是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作者都不掩饰自己的强烈感情。”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林在论文中指出,今天看来,东北解放区文学中以反映农村生活和工业战线生活为主的长篇、中篇小说创作十分突出。而刘白羽的一系列描写“兵”的生活,表现迅急变化战争生活的作品,不仅成为东北解放区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弥补了其在题材与内容方面的诸多遗憾,为我们记录下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广大战士的时代身影和历史轨迹。

??77年后的今天,刘白羽和他的“无敌三勇士”已经走进了历史,但这部在战火中淬炼的作品,以其艺术生命力证明:真正伟大的文学,永远都是与人民血脉相连、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结晶。

编辑时间:2025-10-21?? 责任编辑:白云 版本号:1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