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北市:“地道东北范儿,那叫一得劲儿”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老商圈新消费】

  飘香的十二时辰小吃,会聚东北风味;惊艳的“凤舞九天”演出,展现历史与科技的碰撞;博物馆白天熙熙攘攘,夜晚光影斑斓……身着古装的游客跟随老北市的人流,走进多元文化交融的精彩画卷,赏今朝盛景、品历史底蕴。

  辽宁沈阳老北市位于和平区,地处城市圆心,素有“东北第一市”之称。这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老集市,经过复建与重构,如今已发展成为融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休闲街区。

  承古:擦亮历史文化“金招牌”

  “走进老北市,就像打开了一部集雄浑气势与精致细节于一体的‘沈阳史立体书’,这里移步换景,别有洞天。”游客韩女士兴奋地说。

  老沈阳博物馆、老物件博物馆、满绣坊……在文奉园,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沈阳2000多年的发展变迁。辽宁非遗博物馆、宋雨桂美术馆、抚顺大官窑……在文盛园,每一件展品都展现着当地文化的魅力。

  人在景中游,“曲”在身边唱。伴着真有贺一楼的吉祥鼓声响起,竹笛的旋律在影壁前悠然回荡,“楼兰公主”的倩影在人海中流连,投壶游戏的欢声笑语在广场上飞扬。龙凤呈祥大秀、白驼献宝、锡伯夜演……老北市依托锡伯族家庙、皇寺两大文化遗产,恢复了“五行八作”的老建筑风貌和皇寺庙会的传统技艺,还探索出沉浸式演艺新模式,将整条街变成了民俗表演与互动体验的舞台。

  “去年以来,我们累计举办各类活动及惠民演艺1万多场,吸引了国内外近千万游客打卡,游览时长同比增长49%以上。”沈阳和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敬来说。

  拓新:激活商圈特色“新字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寒冬里的老北市弥漫着别样的浪漫气息。

  “快看,凤凰飞起来了。”随着一声惊呼,一对蓝色和赤金色的凤凰展翅翱翔,它们时而腾云喷火,时而翩然相遇。

  “我们引入了新潮的旅拍摄影、艺术工坊、时尚书吧等休闲娱乐业态,力求实现潮品潮牌类、文创类‘新字号’与中华老字号的有效配比。”老北市商业重构负责人张远义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以老北市为主题的短视频作品。

  从商演路透到妆造讲解,从直播带货到传授手艺,老北市的商家探索“短视频+城市文旅”发展方式,全网点赞互动频次破百亿次,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烟火升腾处,人气鼎盛时。“吃着普云楼八锅酱肉,配上润泉居的陈绍清酒,那叫一个得劲儿。”作为一位老沈阳人,李女士对巷子里的美味如数家珍。

  “我们精选各地特色小吃,让老北市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味蕾。”张远义介绍。今年以来,老北市229家商铺中有九成实现超预期盈利,客流量、营业额不断攀升,线上浏览关注量超22亿次,线下游客量单日高峰超50万人次。

  寻根:涵养城市人文“活源头”

  “‘人’是以左为尊,弓腰向左表示尊重。”在老北市汉字书房展厅门前,来自南京一校长白岛一分校的学生们正在模仿甲骨文的“人”字摆姿势。今年,随着研学游的火爆,每逢节假日,汉字书房里总是人头攒动。

  走进汉字书房,甲骨文及汉字演化的历史具象化呈现在眼前,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对文化的感悟。

  “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可学、可研的课题,充分激发汉字文化吸引力,通过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活动,为中小学生拓展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天地。”辽宁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张振忠教授说。

  沈阳还是评剧、相声、京剧、评书等曲艺活动的汇集中心,老北市则是沈阳民间戏曲的繁兴之地。“扭完秧歌,我就猫进剧场里,看一出火辣辣的东北戏,身上热乎乎的,心里暖烘烘的。”跟记者聊着聊着,常客陈先生就声情并茂地唱起了二人转《双回门》。

  今年12月,老北市剧场完成升级改造,将百家姓及十二生肖元素融入剧场设计,结合沈阳故宫满族文化、老北市文化、东北二人转文化三大主题,让剧场呈现出更加地道、浓厚的东北范儿。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通讯员 题旭丽)

责任编辑:张艳君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